
0人評分過此書
平漢鐵路與華北的經濟發展〈1905─1937〉
作者
:
出版日期
:
1987/0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57671611X
鐵路在西方被視為是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工具,自清末輸入中國以來,直至一九三○年代,國人對於鐵路的看法不一,或認為是開發內地農村的利器──鐵路完成後可輸入生產財,強化本土工業,促進土貨出口,只要鐵路一開通,即可使中國立致富強;或認為是加速農村崩潰的凶器──鐵路有助於列強輸出土貨,傾銷洋貨,使鄉民生活水準降低,甚至造成農村的破產。本書作者即試圖以平漢鐵路為例,探討鐵路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與西方先進國家作一對照。作者發現,平漢鐵路的興築,一方面促進了農產商業化的程度,使鄉民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有助於過剩人口移往東北,減輕了華北的人口壓力。至於鐵路對於市場的加深和區域間貿易的促進,則有助於國內市場的整合。鐵路開通後,本國或外國機器製品的流入,或許摧毀了一些缺乏競爭能力的傳統手工業,但同時也強化了一些手工業,並刺激興起了一些新式工業。由於以上這些因素,使得戰前的華北經濟有所成長,鄉村社會也呈現出更為活潑的面貌。 雖然如此,中國修築鐵路所用材料多來自國外,無法產生較大的向後連鎖影響;由於社會長期動盪不安,加以經營不善,使得鐵路在單位運輸成本上並無重大的突破,鐵路的功能也就無法充分發揮。更有進者,中國近代的經濟問題過於複雜,絕非運輸費用的略微降低即可解決,尚賴此經濟內部其他條件的改善。因此,鐵路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無法和西方的鐵路相比。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關於鐵路經濟價值的爭論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
第二章 平漠路營運狀況分析
-
第一節 營運收支概況
-
第二節 影響營運的因素
-
(一)政治、社會環境的不安定
-
(二)經營不善
-
-
-
第三章 平漢路與華北商業的發展
-
第一節 長程貿易商的廣泛出現
-
第二節 華北商業發展概況
-
(一)運輸路線與商業勢力範圍的改變
-
(二)商業發展與都市化
-
-
第三節 運銷結構的轉變-以棉花市場為例
-
第四節 新觀念的傳佈
-
-
第四章 平漢路與華北農業的發展
-
第一節 現金作物的推廣
-
(一)棉花
-
(二)煙草
-
(三)芝麻
-
-
第二節 國內移民
-
(一)移民東三省
-
(二)城鄉間移民
-
-
第三節 饑荒的賑濟
-
-
第五章 平漢路與華北工磧業的發展
-
第一節 煤業的發展
-
第二節 鐵路的向後連鎖影響
-
- 第六章 結論
- 徵引書目
- 索引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671/611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