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探討抗戰時期陸軍各階層人員(高級軍官、中下級軍官及士兵)的組成及素質,任免、升遷調補、獎懲考績、待遇福利、退役撫恤等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以及中央與地方人事的關係,檢討其所面臨的困難,並對其成效加以評估。 國軍的人事制度,大部分是仿自德、日,各種法令規章完備,但是制度的樹立,受到外在政治、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甚大。抗戰時期,國軍人事制度的最大成就為國軍在擴編、混編及調動的過程中,黃埔出身軍官的逐漸興起,使得國軍中央化的程度增加,不僅矯正了近代區域主義之失,同時也為軍隊的國家化奠下了一塊基石。
- 前言
-
第一章 組成分子的分析
-
第一節 高級軍官
-
第二節 中下級軍官
-
第三節 士兵
-
-
第二章 人事制度的運作
-
第一節 任免
-
第二節 升遷調補
-
第三節 獎懲考績
-
第四節 待遇福利
-
第五節 退役撫蚓
-
-
第三章 中央奧地方軍系人事的關係
-
第一節 中央揉取的措施
-
第二節 地方軍系的反應
-
第三節 中央化的影響
-
- 結論
- 徵引書目
- 索引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671/137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