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行動:《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讀書會4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17839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7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小小的行動,世界會大大的改變

這是市面上首見詳細解讀《賽斯書》的書籍。作者許添盛醫師以獨特的幽默和創意的比喻,解說賽斯資料數十年,帶領全球身心靈健康追求者更深入賽斯心法的精髓,且融入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嘉惠成千上萬的人們。這些讀書會的錄音內容,如今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成文字,對於「閱讀型」的賽斯書迷來說,真是有福了;本系列書籍可說是理解《賽斯書》的輔助教材,也是學習賽斯心法的入門磚。當聲音轉化為文字形式,再次與我們的心靈形成共鳴,這種震動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甚至是一種可以反覆省察的節奏,透過閱讀的動力,能一再品嘗和玩味賽斯思想的精華。

最大的理想都是從最小的行動開始。如果想當偉人,先從幫隔壁阿婆倒垃圾開始,因為阿婆聽不到垃圾車的聲音;如果希望台灣不要那麼髒亂,就先把自己家門口、附近街頭巷尾掃乾淨;如果想把賽斯心法與朋友分享,可以把心得、照片放在個人網頁上。很多人都有心,可是沒有實際行動。只要採取小小的行動,人生就會因為那一步而改變。

如果一個人不對理想目標採取任何行動,那麼,他的人生的確缺乏刺激,會變得沮喪,沮喪不是因為太累,而是沒有去採取行動。如果遠大的理想沒有付諸實現,只有腦袋在空想,人生會越過越無力。

人不但必須行動,並且必須建設性的行動,還必須覺得他是為善的目標而行動。只要把這些條件加起來,人生就會改變,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癌症、糖尿病、關節炎會好,無力感和沮喪都會改善。如果你也是困在生命當中許久的人,現在採取行動的時候到了!

畢業於台北醫學院,曾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為了更瞭解人類心靈對身體的影響,於是轉入精神科領域,曾任職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現任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醒吾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喜愛寫作及禪修,曾為聯合報心靈版、中國時報家庭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自由時報家庭版及中國時報醫藥版專欄作家。
許醫師鑽研新時代思想十數年,尤偏愛賽斯;同時從事身心靈整體健康研究,對於癌症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獨到心得。擅長以理論配合生活實例及臨床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多年來在中華新時代協會講授「賽斯心法」,成立「身心靈健康成長團體」、「美麗人生癌症病患成長團體」、「賽斯學院」及「賽斯心法修鍊班」,並應邀至全國各縣市、香港、馬來西亞、美加等地,舉辦數百人大型講座,場場爆滿,佳評如潮。
為服務更多的社會大眾,許醫師於2007年成立賽斯文化,2008年成立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及賽斯身心靈診所,希望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及生活方面的正面轉變,來達到追求自性的引導、開發內在的智慧。讓人們真正明白疾病乃是自內在心靈的扭曲及衝突,並藉著自我學習及開悟,引導人們走向內在的朝聖之旅。

  • 關於賽斯文化
  • 第31講
    • 31-1
      • 傳統觀念將女性貼上許多負面標籤,魯柏深怕發揮能力會侵害男性的特權
      • 人人都有權選擇當主導者或輔佐者,不必受性別限制
    • 31-2
      • 約瑟很有創造力,但心中的矛盾讓他不願意賣出畫作
      • 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由充滿愛和創造力的女性特質主導科學和政治
    • 31-3
      • 很多被視為不正常的人,只是擁有與眾不同的創造力
      • 精神分裂的人顯現出人類潛意識的運作方式,用藥與否是其次,重點是幫助他們自我面對
    • 31-4
      • 神是我們心靈上的偶像,選了什麼偶像就代表朝什麼方向前進
      • 人不只是一切萬有的創造物,也成為創造者,擁有自由意志
    • 31-5
      • 歷代以來女人常遭歧視,但靈魂在輪迴轉世會分別扮演不同的性別角色
      • 喚醒內心潛藏的部分,就能點燃心靈的創造力
      • 每天從自身最相關的地方開始發揮愛心和創造力,即可徹底打破無力感
  • 第32講
    • 32-1
      • 狂熱分子透過集體的歇斯底里,個人就不必承擔起個別行動的責任
      • 男性取向的科學界以征服為出發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無異於狂熱分子的行徑
    • 32-2
      • 戰爭永遠讓人變成較差的族類
      • 死刑看似實際的解決之道,但奪去謀殺者的生命帶不回受害者的生命
    • 32-3
      • 罪犯演出了社會所有人內在的信念,他們需要的不是感化,而是深層同理
      • 民主社會的人民必須從各種生活方式與信念裡,揀選生活與行動的舞台
      • 最有效的組織是成員都能自動自發,伸張個人性,不盲從別人的指揮
    • 32-4
      • 科學試圖將宇宙客觀化,其實宇宙是依賴主觀性的心理和精神之顯現
      • 原子與分子都有意識,以此聲明為基礎才能發展出新科學理論和新能源
    • 32-5
      • 宇宙隨著每個人的心靈擴展而繼續擴展
      • 任何事物的顯現都暗含了未顯現出來的部分
    • 32-6
      • 真正的自由來自概念的自由;真正的束縛來自概念的束縛
      • 心理實相才是主要實相,形成所有我們的事件
  • 第33講
    • 33-1
      • 內我分分秒秒都在覺察我們的情緒,且主動送出安定心靈的力量
      • 生命若建立在恐懼的基礎,即使位高權重、家財萬貫仍深感不安
    • 33-2
      • 向外投射恐懼的人,會讓最無害的接觸變成可怕的威脅
      • 鼓吹他人盲目服從和放棄自由意志的領袖是狂熱分子
    • 33-3
      • 群眾世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個人的圓滿會導向整體人類幸福的完成
      • 學會信任自然的衝動,可提供個人的力量感,並了悟自己的行動有意義
    • 33-4
      • 衝動提供朝向行動的推動力,引導個人運用身體與精神力量
      • 衝動總是因應著自己和世界最大的利益而反應
      • 跟隨衝動即可找到自己的天命和生命藍圖
    • 33-5
      • 若想影響周遭環境,首要之務是改變自己的意識狀態
      • 衝動幫我們在如恆河沙數般的各種可能未來當中,選擇最有利的事件
    • 33-6
      • 誤將衝動視為混亂無意義,常常會扭曲衝動的本質,是非常危險的態度
      • 每個人都渴望去做有益的利他行動,想留一個戳記在世界上
  • 第34講
    • 34-1
      • 自然的衝動無法表達,才會造成壓抑扭曲而變成負面衝動
    • 34-2
      • 人必須為了善的目標而採取建設性的行動
      • 力量永遠在個人身上,透過個人的衝動就能改變世界
    • 34-3
      • 信賴現在的自己,才能找到英雄式的自己
      • 快樂是人生的真理,更接近生命該走的方向
    • 34-4
      • 人類壓抑最多的是去表達內心真實感受和愛的衝動
      • 不變只有死路一條,改變就能創造契機
      • 身為人類很光榮,對生命要感恩和尊重,感受宇宙之愛
    • 34-5
      • 衝動群為每個人提供了做決定的指導原則
      • 真正的冥想和最好的靜心就是去行動
    • 34-6
      • 衝動提供生命成長的方向,能打破僵局,開展新的行動次元
  • 第35講
    • 35-1
      • 衝動提供了細節、方法、意義及定義,會為個人提供力量感和成就感
      • 人生下來就有愛心和慈悲心,尋求自己及其他人的圓滿
      • 藉著信任自己及衝動,以全然的正當性去影響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
    • 35-2
      • 自閉兒害怕做選擇,表達出他父母自己未被承認的恐懼
      • 生命即表現,要勇於嘗試,相信做選擇的好處會多於壞處
    • 35-3
      •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我創造我自己的實相」修行覺察,開發心靈能力
      • 如果沒有想得病的意圖,則身體本身的系統會令入侵的病毒完全失效
    • 35-4
      • 身體是心理狀態的具體鏡子
      • 癌症是人想死時會產生的疾病,但人們往往羞於承認自己所想
    • 35-5
      • 若要治癒生理疾病,一定要先找出社會和心理上的病因
      • 一個人在心靈上做好了準備,死亡才會到來
  • 第36講
    • 36-1
      • 如果能承認和接受死亡是自己的意願,有些人甚至可以改變主意
      • 所有發生在身上的事,我都可以學會負責,也都有能力負責
    • 36-2
      • 許多B肝患者背負家族的期望,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垂直壓力造成了垂直傳染
      • 癌症的疼痛劇烈程度反映了一個人對生命的信念
      • 想要怎麼死,當下要開始學會怎麼活
    • 36-3
      • 我們現在活著的人都是在人生的同一班裡,緣分很深
      • 每個人用宇宙的能量將自己的人生故事畫成自畫像
      • 疾病也是一種創造性過程
    • 36-4
      • 不要執著於身分證上的年齡,只要心念逆轉,細胞就會跟著年輕
      • 人類的夢對其存活非常重要,有了夢,才有更大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第37講
    • 37-1
      • 當下覺得沒希望只是今天的感覺,至於明天就等明天再說吧!
      • 先在夢境實現渴望達到的意圖,就能加快醒時實相發生的速度
    • 37-2
      • 人類一旦輕蔑地對待其他族類,就會自食其果
    • 37-3
      • 若要做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沿途採取的每個步驟都必須配得上目標
      • 人活在互助合作的世界裡,不與自己同類競爭,也不與其他族類競爭
    • 37-4
      • 每個意識單位個別的價值完成,也增益了其他意識單位可能的最好發展
      • 人只該與自己「競爭」,以新表現勝過舊表現,不要跟別人比較
    • 37-5
      • 改變世界最快做法是改變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一個人最有效辦法是改變對他的看法
  • 第38講
    • 38-1
      • 肉體生命必須在意識和形體間轉換,死亡給予生命,而非對抗生命
      • 多數人或多或少在死前都覺察到想死的欲望,只是並不有意識的承認
    • 38-2
      • 在心靈與生物的更大活動領域裡,病毒也是以其天賦能力在保護生命
      • 致命的病毒永遠是被邀請的,負面恐懼的思想最能啟動病毒
      • 疾病皆有其意義,唐氏症兒童提醒了人在知性成就之外的純粹情感傳承
    • 38-3
      • 改變了對身體表現的精神信念,就會影響身體表現
      • 多數精神疾病是出於自閉,願意敞開心房與其他人交流,心智則較穩定
    • 38-4
      • 每個人都要在當下承認生命的意義,接受自己做人的正當性
      • 安靜坐著呼吸,提醒自己是宇宙必要的一部分,有助於建立對身體的信任感
    • 38-5
      • 接受生命的正當性,就能發揮才能實現理想,增益自身成就與社會發展
      • 衝動是我們與內我最接近的溝通
  • 第39講
    • 39-1
      • 不信任衝動的本質,就不會信任生命、宇宙或自己存在的本質
    • 39-2
      • 自然憑藉著信心而存在,我們的衝動也是沉浸在信心的特質裡
      • 我們的信念常會腐蝕衝動所提供之了不起且自然有益的自發性
    • 39-3
      • 回想兒時的衝動行為,看看當年最喜歡的活動,即可找到人生的方向
    • 39-4
      • 積極表達理想主義會增加價值感與力量感
      • 要把世界變得更好,必須以改變自己的生活開始,此外別無他途
      • 除非我們先愛自己,否則無法愛我們的鄰人
    • 39-5
      • 所有科技上的進步都是在重現和詮釋大自然的內在實相與機制
      • 生活中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都存在於內在天性的輪廓線裡
  • 第40講
    • 40-1
      • 人天生有神通,但受到負面信念阻礙,奇蹟是不受阻礙的自然之表達
      • 人類的心靈一體,一個人的喜悅增加一分,會為全人類的喜悅增加一分
    • 40-2
      • 我們必須信任「現在就是」的自己
      • 衝動由架構二、內我浮出,永遠以最聰明精巧的方式維持某種平衡
    • 40-3
      • 容許衝動一些自由,一一付諸實行,看看衝動能把人生帶到什麼方向
    • 40-4
      • 女性在邏輯理性層面要加強,男性在感情方面要學會表達
      • 所有物種本來存在於夢一樣的概念,從宇宙的靈光乍現中突然浮現出來
    • 40-5
      • 原子分子永遠擁有意識,而那是生命的必要條件
      • 絕種的動植物和往生的親友只是在物質舞台撤退,等著再度粉墨登場
  • 第41講
    • 41-1
      • 宇宙在每個當下重生,人身上的細胞每分每秒都重新創造
      • 善用思想的力量能讓自己健康快樂,而推動思想背後的力量就是愛
    • 41-2
      • 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必須腳踏實地,透過小小的步驟順著理想的方向行動
      • 追求理想會為人生帶來熱情,發展能力會找到生命的意義感
    • 41-3
      • 所有事件首先存在於內心,眾人的思想及信念形成了電視上看到的新聞
      • 任何新法律永遠追隨信念改變,文明、科學或哲學系統都源自於心智
    • 41-4
      • 所有人都涉及在一個合作性的冒險,每個人最微小的衝動都有更大意義
      • 追求理想時,必須不顧一切地堅持一路上採取的每個步驟都配得上理想
    • 41-5
      • 腳踏實地的理想主義者,會發現別人和自己的基本善良意圖
    • 41-6
      • 每個人的思想都與世界上其他人的思想混合在一起
  • 第42講
    • 42-1
      • 採取符合善良意圖及理想的行動,才能為人生找到新能量和新突破
      • 信任人性的人不會過度害怕犯錯或過度在乎人家的看法
    • 42-2
      • 每個人都要透過自己的優勢,將學到的身心靈觀念展現在生活中
    • 42-3
      • 我們在生活中遭遇到的事件,都反映出自己的信念
      • 當下改變信念,人生經驗就隨之改變
    • 42-4
      • 財富是一種流動的心靈能量,金錢是愛的代幣
      • 錢等同於心中的富足感,心中越富足錢越多,錢越多越富足
  • 愛的推廣辦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