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晏子春秋》從整體上看,仍是一部儒學經典,其核心還是在推行仁政王道,而反對霸道;以民生民意為上,而以治人者威權為其次;以忠義禮智節儉律己尚賢為大德,而以奸詐、暴力、虐民、驕奢、任奸遠賢為無道。尤其是通篇貫穿著一種古代優良的“官德”思想,其中有關士君子應該堅守的節操之論相當精采,足為今日當途者鑒。
- 一、君子之勇:輕死以行禮義
- 二、「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
- 三、君子不樂不合於禮的亡國之音
- 四、士君子的進退去留之道
- 五、君子德厚行廣不以鄰為壑
- 六、君子事人的「甜酸鹹淡」之道
- 七、君子無禮為庶人,庶人無禮為禽獸
- 八、君子之道「在為人而失為己」
- 九、居高位當忌社鼠門狗兩蔽
- 十、士君子日常行為的三條標準
- 十一、士君子之忠有「八行」
- 十二、「君子大義」有十而貴於度
- 十三、君子其行如水之清美於濁汙
- 十四、君子有不戀之祿不處之位
- 十五、君子如雨如魚而美淵澤
- 十六、君子居官知進退,下野自為良民
- 十七、「嗇」為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
- 十八、君子道用,與世同樂;不用,有所歸依
- 十九、君子之忠:一心可事百君,三心不可事一君
- 二十、養世君子「道無滅而身不廢」
- 二十一、君子能者不辭富貴,無力者不惡貧賤
- 二十二、君子公殉於國而不私殉於君
- 二十三、真君子劍戟鉤推於胸頸而求福不回
- 二十四、晏子再治東阿而毀譽黜賞兩致
- 二十五、知「道」知「窮」兩君子
- 二十六、士君子智在善於「依物而偶於政」
- 二十七、君子當以君子之心度人
- 二十八、士君子智在護上佑下
- 二十九、齊景公以二賢治國一佞樂身僅得不亡
- 三十、士君子智可折衝樽爼之間
- 三十一、君子「問年穀而對以冰,禮也」
- 三十二、君子交往之禮在讓在行
- 三十三、「君子有道,懸之閭門」
- 三十四、「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 三十五、君子如直木,慎隱揉難復
- 三十六、「君子慎於修」而蘭根莫浸苦酒
- 三十七、「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
- 三十八、君子不因功「輕人」「屈身」
- 三十九、士君子所憂:不能以一身……而盡容天下之善
- 四十、「君子之事」節於得而儉於用……自有名寵兩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