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不被羨慕也沒關係的幸福★
很難不羨慕一個穿著光鮮西裝,出入正式場合,擁有嬌妻兒子,住在都市的事業有成青年男子。但是,當他離婚、成為單親爸爸、眼睛還看不見了,還讓人羨慕嗎?他看起來,還幸福嗎?
而這樣的一個人,卻認為自己在後半的生活,反而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40多歲才開始被迫經歷完全不同的人生,思考當爸爸是怎麼回事,出自一連串意外。三歲的兒子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自己的眼睛病變,生活一夕間天翻地覆。沒有辦法,只能夠努力過活,以為過下去就會有答案,然而似乎沒有這麼理所當然。
偌大的城市裡,獨行的兒子,與在跟隨在後的父親,總是看不清楚孩子的身影,猜不透孩子的想法,試圖維持著適當的距離,不要太遙遠,又不能太緊迫,這樣忽近忽遠的調節了多年後,平衡出不同的風景。
作為被社會要求有成就的男性角色,無數次直接面對自己,反覆詰問之後得出的答案,卻是要從自己的付出,體會自己的快樂,不再強求或期待他人的反應,不因其他人的反應而哀矜喜樂。真正的幸福,是自己不再需要得到別人的羨慕,也過得滿足,過得幸福。
★改變的契機:黃斑病變與視網膜剝離★
黃斑病變加上視網膜剝離,一般來說難以正常活動。但能夠站起來,重回正常生活,來自對自我定位的領悟,對自尊心的退讓。被剝奪了所有的可能性,被迫潛心專注於一條道路上,當唯一的兒子是眼疾痛苦的救贖,努力活著的十多年,成了又甜又苦的篇幅。
拼命過活十多年,其中雖然痛苦,但持續邁步前進,卻體驗到不一樣的結果與心境。如果當時眼睛沒有黃斑病變、沒有視網膜剝離,就應該沒有現在的自己,無法下定決心全心全意的陪著兒子,或許,磨難指向了另一條路線。如何不再把傷痛視為不幸,而當作改變的契機?只能夠每日每日痛苦的實踐,讓度過每一個挫折,在走過了長久的路,有了能夠回首審視的餘裕之後,才有辦法將曾經的苦痛,當作是上天賜與的機會。唯有努力,才能將不幸化為改變的契機。
★成為父子,是痛苦而甜美的病★
兒子第一次喊爸爸的時刻,還記得嗎?
自己與父親最特別的瞬間,有過嗎?
每一對父子,都是意外又註定的緣分。本是難得的情分,卻因為是最值得依靠的血緣關係,也最讓人忽略。一個男人,對於兒子的想像是什麼,對於父親的想像是什麼,如何面對父子關係,或許是一生的課題,但會因為現實中其他重要的事情,忽略了這個主題。
因為孩子很特別,需要花更多的心神與時間陪伴。因為眼睛的關係,讓自己有了更多時間去陪伴。拾起了這樣的契機,讓他比起一般的父親,更深的去體驗「爸爸」這個角色。花上更多時間,去成為一個爸爸。學習對孩子收放的方式,學習對孩子寬容,學習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隱隱的自尊心。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同時梳理對於父親的情感,與自己心中的父親進行和解。
並不是因為孩子出生,血與骨的關係而理所當然成為父子。在日常裡產生的感情的凝滯與糾纏之中,釐清而出的情感,才得以深刻地稱之為家人、父子。
這是一本簡單書寫與兒子相處過程的書,一位父親,陪伴孩子十多年,體悟出其中醍醐之味。
很難不羨慕一個穿著光鮮西裝,出入正式場合,擁有嬌妻兒子,住在都市的事業有成青年男子。但是,當他離婚、成為單親爸爸、眼睛還看不見了,還讓人羨慕嗎?他看起來,還幸福嗎?
而這樣的一個人,卻認為自己在後半的生活,反而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40多歲才開始被迫經歷完全不同的人生,思考當爸爸是怎麼回事,出自一連串意外。三歲的兒子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自己的眼睛病變,生活一夕間天翻地覆。沒有辦法,只能夠努力過活,以為過下去就會有答案,然而似乎沒有這麼理所當然。
偌大的城市裡,獨行的兒子,與在跟隨在後的父親,總是看不清楚孩子的身影,猜不透孩子的想法,試圖維持著適當的距離,不要太遙遠,又不能太緊迫,這樣忽近忽遠的調節了多年後,平衡出不同的風景。
作為被社會要求有成就的男性角色,無數次直接面對自己,反覆詰問之後得出的答案,卻是要從自己的付出,體會自己的快樂,不再強求或期待他人的反應,不因其他人的反應而哀矜喜樂。真正的幸福,是自己不再需要得到別人的羨慕,也過得滿足,過得幸福。
★改變的契機:黃斑病變與視網膜剝離★
黃斑病變加上視網膜剝離,一般來說難以正常活動。但能夠站起來,重回正常生活,來自對自我定位的領悟,對自尊心的退讓。被剝奪了所有的可能性,被迫潛心專注於一條道路上,當唯一的兒子是眼疾痛苦的救贖,努力活著的十多年,成了又甜又苦的篇幅。
拼命過活十多年,其中雖然痛苦,但持續邁步前進,卻體驗到不一樣的結果與心境。如果當時眼睛沒有黃斑病變、沒有視網膜剝離,就應該沒有現在的自己,無法下定決心全心全意的陪著兒子,或許,磨難指向了另一條路線。如何不再把傷痛視為不幸,而當作改變的契機?只能夠每日每日痛苦的實踐,讓度過每一個挫折,在走過了長久的路,有了能夠回首審視的餘裕之後,才有辦法將曾經的苦痛,當作是上天賜與的機會。唯有努力,才能將不幸化為改變的契機。
★成為父子,是痛苦而甜美的病★
兒子第一次喊爸爸的時刻,還記得嗎?
自己與父親最特別的瞬間,有過嗎?
每一對父子,都是意外又註定的緣分。本是難得的情分,卻因為是最值得依靠的血緣關係,也最讓人忽略。一個男人,對於兒子的想像是什麼,對於父親的想像是什麼,如何面對父子關係,或許是一生的課題,但會因為現實中其他重要的事情,忽略了這個主題。
因為孩子很特別,需要花更多的心神與時間陪伴。因為眼睛的關係,讓自己有了更多時間去陪伴。拾起了這樣的契機,讓他比起一般的父親,更深的去體驗「爸爸」這個角色。花上更多時間,去成為一個爸爸。學習對孩子收放的方式,學習對孩子寬容,學習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隱隱的自尊心。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同時梳理對於父親的情感,與自己心中的父親進行和解。
並不是因為孩子出生,血與骨的關係而理所當然成為父子。在日常裡產生的感情的凝滯與糾纏之中,釐清而出的情感,才得以深刻地稱之為家人、父子。
這是一本簡單書寫與兒子相處過程的書,一位父親,陪伴孩子十多年,體悟出其中醍醐之味。
- 書封
- 目錄
- 【推薦序】在寒冷的黑暗中,看見希望之光的力量
- 【推薦序】活下去就有答案,走下去就有希望!
- 【共同推薦】給每一位獨一無二的父母親
-
第一章 陪伴序曲
-
清晨
-
來自肚子裏的心跳
-
紅色小跑車
-
吃飯皇帝大
-
蠟筆繪畫課
-
不用對話的溝通
-
揉得爛爛的考試卷
-
高雄大舞台
-
野百合世代
-
兒子的媽媽
-
分開的家庭
-
-
第二章 踏上不協調的路
-
倉促的第一次
-
希望破滅的第二次手術
-
至少,兒子需要我
-
不協調的開始
-
法國餐廳
-
離養活自己很遠
-
摸索養活自己的方法
-
希望教室的故事
-
品味太好的困擾
-
-
第三章 攀岩般的小提琴
-
專屬他的規則
-
海洋音樂會
-
我們都努力了!檢定考試通過!!
-
加入節奏樂隊
-
想當首席,先過檢定
-
獨奏選秀
-
爸爸中間檢討
-
站在樂團前的獨奏
-
音樂王子
-
黑幫老大執行長
-
持續不斷的每一日
-
-
第四章 每日練習曲
-
失明後的內心傷口
-
無障礙空間的障礙
-
死亡的恐懼讓我活著
-
遇見野獸派
-
在心裏和父親和解
-
一起走一段路
-
- 【寫在後面】不能輕易拋棄的珍貴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