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符号学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5160516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7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原理编扩展了一百年来符号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方符号学理论,建立一个可用于分析人类意义活动的符号学体系;推演编具体讨论了符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复杂作用,让读者理论与应用兼得。这是一部国内原创的符号学学术专著。
  • 引论
    • 1.什麽是符号?
    • 2.符号学何用?
    • 3.符号学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三个阶段
    • 4.符号学与其他学派的融合
    • 5.应用符号学
    • 6.符号学的工作范围
    • 7.〝二十一世纪是符号学世纪〞
  • 上编 原理
    • 第一章 符号的构成
      • 1.符号载体,空符号
      • 2.物、符号、物一符号
      • 3.符号的降解:物化
      • 4.符号化
      • 5.片面化
      • 6.符号的实用意义及其度量
      • 7.文本
    • 第二章 符号过程,不完整符号
      • 1.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
      • 2.符号必有意义
      • 3.任何解释都是解释
      • 4.信号
      • 5.无发送符号
      • 6.潜在符号
      • 7.自我符号
      • 8.镜像,自我镜像
    • 第三章 任意陆与理据性
      • 1.任意性
      • 2.系统性
      • 3.共时性
      • 4.有机论,〝噪音〞,露迹
      • 5.理据性,像似符号
      • 6.指示符号
      • 7.规约符号
      • 8.中文的理据性与规约性
    • 第四章 符号表意
      • 1.能指与所指
      • 2.双重分节
      • 3.符号意指三分式
      • 4.无限衍义、分岔衍义
      • 5.试推法
      • 6.艾柯七条与类型问题
      • 7.皮尔斯的普遍三分
    • 第五章 媒介与渠道
      • 1.媒介,传媒,渠道,体裁
      • 2.〝媒介即信息〞
      • 3.多媒介文本的联合解码
      • 4.通感
      • 5.出位之思
      • 6.体裁与期待
    • 第六章 伴随文本
      • 1.伴随文本的定义
      • 2.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型文本
      • 3.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
      • 4.解释性伴随文本:评论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
      • 5.普遍伴随文本与文本间性
      • 6.伴随文本执着
      • 7.深层伴随文本
    • 第七章 双轴关系
      • 1.双轴互相依靠
      • 2.宽幅与窄幅
      • 3.双轴偏重与文本风格
      • 4.展面与刺点
    • 第八章 符号的解释
      • 1.符号学三分科,符形学
      • 2.符义学
      • 3.符用学
      • 4.符号六因素与六性质
      • 5.语境论
      • 6.〝意图定点〞
    • 第九章 符号修辞
      • 1.符号修辞的特点
      • 2.概念比喻
      • 3.符号明喻、隐喻、转喻、提喻及各种变体
      • 4.符号比喻的各种複杂变体
      • 5.象徵:与〝符号〞的混用
      • 6.生成象徵的方法
      • 7.语言反讽与符号反讽
      • 8.反讽与悖论
      • 9.大局面与反讽
      • 10.四体演进
    • 第十章 符码与元语言
      • 1.符码
      • 2.元语言与意义
      • 3.〝断无不可解之理〞
      • 4.元语言的构成
      • 5.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 6.解释漩涡
      • 7.元元语言冲突,〝评价漩涡〞
  • 下编 推演
    • 第十一章 理据性及其滑动
      • 1.偶发再度理据性
      • 2.普遍符用理据性
      • 3.理据性上升
      • 4.理据性滑落
      • 5.理据性滑落后陡升,禅宗公案
    • 第十二章 谎言与虚构
      • 1.符号,真相,谎言
      • 2.接受原则
      • 3.〝同意接受〞各类型
      • 4.〝拒绝接受〞各类型
      • 5.虚构中如何述真
      • 6.真假与计谋的文化道德
    • 第十三章 标出性
      • 1.语言学中的标出性
      • 2.文化研究中的标出性
      • 3.风格作为出示特徵
      • 4.标出性的历史翻转
      • 5.中项问题
    • 第十四章 艺术符号学
      • 1.艺术难以定义
      • 2.体制-历史论,开放概念
      • 3.艺术作为非自然符号
      • 4.艺术符号的非实用意义
      • 5.艺术意指的非外延性
      • 6.当代艺术的标出倾斜
      • 7.标出优势
      • 8.泛艺术化
    • 第十五章 符号叙述学,广义叙述学
      • 1.叙述转向与符号叙述
      • 2.〝最简叙述〞定义
      • 3.叙述分类之一:纪实性/虚构性
      • 4.叙述分类之二:纪录性/演示性
      • 5.叙述分类之三:〝时间向度〞
      • 6.〝现在向度〞的可能后果
    • 第十六章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
      • 1.术语群辨析
      • 2.从主体到自我
      • 3.从自我到身分
      • 4.当代文化的身分-自我危机
      • 5.自我的纵恆移动
      • 6.反思自我的悖论,试推自我
      • 7.文本身份
      • 8.普遍隐含作者
    • 第十七章 当代社会的符号危机
      • 1.后期现代的意义方式
      • 2.当代符号危机的四个特徵
      • 3.从异化劳动,异化消费,到异化符号消费
      • 4.替代选择
      • 5.经典重估与〝文学场〞破溃
      • 6.两种经典化,两种替代自我
    • 第十八章 现代性与评价漩涡
      • 1.历史与符号力量
      • 2.现代性的动力与制动
      • 3.〝中体西学〞没有错
      • 4.新儒家的整体元语言
  • 附录:符号学术语人名译名表
  • Table of Contents
  • 后记
  • 再版后记
  • 修订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