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手繪圖解‧天氣動態全知道 生活萬用氣象學:大氣科學博士為你解析75個必懂氣象關鍵詞,從全球氣候到臺灣特有氣象,一次搞懂風、雨、雷、電、霧、霾、颮等大氣現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13098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7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什麼臺灣的颱風路徑預報如此困難? 為什麼春雨不來就容易發生乾旱? 所謂「竹風蘭雨」,為什麼新竹風強、宜蘭多雨? 跟著大氣科學博士一起挖掘氣象的奧妙吧!   本書由專業大氣科學博士執筆,精選最重要且最扣合生活的氣象現象,搭配清晰圖表插畫、真實照片及專業氣象圖解說,讓你一本讀通大氣及氣候現象,輕鬆建立清楚的大氣科學觀念!   ✦氣候危機的時代,地球村村民的氣象教養與基礎理論大氣層在地球的系統中非常淺薄,但是在這有限的範圍內,卻能發生颱風、豪雨、濃霧與白雪等各種天氣現象,並且主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濟,甚至歷史發展。   如今人類歷史的演進,也逐步成為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諸如:寒流、暴雨、強風、熱浪……各種極端氣候不斷出現,這樣的極端天氣現象越發明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們不能不知道!   ✦帶著好奇心,從貼近生活的氣象二三事開始你什麼時候需要觀察天氣?除了知道今天需不需要攜帶雨具、要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或是已經安排的旅行是否會受天氣影響改變行程等日常細節之外,其實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的氣象預報也默默支撐著我們,例如:農業、漁業、航空與防災應用等,範圍非常廣泛。   氣象雖無形,但確實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日常,每天觀察天氣變化的同時,你心中是否也萌發了各種疑問呢?   本書彙整75個氣象關鍵詞彙解釋,由深入淺介紹基本而重要的大氣科學名詞及觀念,再深入導覽全球氣候現象到臺灣本土特有天氣,揭曉其中不可不知的奧妙及原理。   【天氣與氣候現象】   天氣與氣候怎麼分?從最基礎的氣團概念到近期劇烈氣候變遷,全面建構你對氣象的認識。   【氣象觀測與預報】   我們對於氣象預報的依賴及需求越來越高,使得氣象預報的服務越來越多元化。本章將揭曉氣象如何觀測,以及氣象預報又是多麼複雜與重要。   【臺灣的氣象】   臺灣除了橫跨兩種氣候型態外,地勢變化也大,這造就了小小的一個臺灣,有著非常多元的天氣及氣候變化。本章針對15種天氣變化,闡釋其對臺灣的影響和獨特表現。   【氣象的科學實驗】   以隨手可得的物品,進一步針對氣象要素及天氣現象──霧、雲、大氣壓力和海陸風進行有趣又神奇的科學小實驗。 本書特色特色1 ✦ 深入淺出,囊括大氣科學基礎知識及生活應用,重點介紹臺灣獨特的天氣現象。   特色2 ✦ 生動插畫╳真實照片╳清晰圖表╳專業氣象圖,幫助文字理解。   特色3 ✦ 由實務經驗豐富的大氣科學博士執筆,文字知識性充足且貼近日常應用。 同聲推薦郭鴻基∣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陳訓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鄭明典∣中央氣象局局長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是一個非常好的科學家,本書介紹臺灣氣象科普知識,大量插圖協助說明,科學知識豐富而且容易親近閱讀,很適合學童親子學習。書內有許多容易進行的氣象實驗,並介紹導引學習大氣科學的開放空間場所。鄭重推薦此書。」──郭鴻基,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介紹天氣及氣候知識科普圖書,臺灣的大氣科學科普圖書選擇較少,以文字為主。這本書使用許多插圖,用淺顯的文字介紹天氣與氣候現象及相關物理機制。這本書還有三個特色,書中介紹臺灣的氣候、氣象科學實驗,以及臺灣可以學習大氣科學的地方,推薦大家!」──陳訓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   「本書的內容看起來很親切,它和氣象局官網的『氣象百科』有不少交集,而且更深入完整,真想說:『對,就應該是這樣!』常有人問我,有沒有甚麼讀物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氣象,更能理解天氣預報的內涵,這本書應該就是答案了!」──鄭明典,中央氣象局局長
  • CH 1 天氣與氣候現象
    • 氣團
      • 氣團與氣團源地
      • 冷氣團與暖氣團
    • 熱浪與寒潮
      • 熱浪
      • 寒潮
    • 鋒面
      • 何謂鋒面
      • 冷鋒
      • 暖鋒
      • 滯留鋒
      • 囚錮鋒
    • 大氣壓力
      • 何謂大氣壓力
      • 低壓
      • 高壓
      • 梯度
      • 氣壓梯度
    • 季風
      • 溫度梯度與風
      • 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
      • 大氣長河
    • 海陸風與山谷風
      • 海陸風
      • 山谷風
    • 熱島效應
      • 熱島效應發生的原因
    • 熱帶氣旋
      • 臺灣地區的颱風
      • 颱風的形成條件
      • 颱風的結構
      • 颱風的運動
  • CH 2 氣象觀測與預報
    • 溫帶氣旋
      • 何謂溫帶氣旋
      • 溫帶氣旋與熱帶氣旋的差異
    • 虹與霓
    • 閃電與雷聲
      • 閃電與雷聲
    • 聖嬰現象
      • 聖嬰現象成因
      • 反聖嬰現象
    • 氣候變遷
      • 大氣能量來源
      • 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 溫度
      • 平均溫度
      • 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
      • 體感溫度
    • 雨量
      • 雨量的觀測
      • 降雨特性
    • 氣壓
      • 氣壓觀測
      • 風的觀測
    • 濕度
      • 濕度觀測
    • 高空
      • 高空觀測
      • 逆溫
    • 大氣遙測
      • 大氣遙測
      • 衛星與雷達遙測
    • 氣象觀測與分析圖
      • 衛星雲圖
      • 可見光雲圖
      • 紅外線雲圖
      • 微波雲圖
      • 雷達回波圖
      • 雨量累積圖
      • 天氣圖
    • 氣象預報的科學歷史
      • 氣象預報如何進行
    • 氣象預報的應用
      • 防災應用
      • 漁業應用
      • 農業應用
      • 水資源應用
      • 航空應用
      • 其他方面應用
  • CH 3 臺灣的氣象
    • 春雨
      • 春雨對臺灣的影響
    • 梅雨
      • 梅雨對臺灣的影響
    • 焚風
      • 臺東焚風
    • 落山風
      • 恆春落山風
    • 九降風
      • 新竹九降風
    • 蘭雨
      • 宜蘭蘭雨
    • 澎湖氣候特色
      • 澎湖季風
    • 西北雨
      • 西北風對臺灣的影響
    • 西北颱
      • 西北颱對臺灣的影響
    • 聖嬰現象與臺灣
      • 聖嬰現象對臺灣的影響
      • 輻射霧
      • 平流霧
      • 霾的定義
    • 龍捲風
      • 何謂龍捲風
    • 颮線
      • 何謂颮線
    • 大氣亂流
      • 大氣亂流的種類
  • CH 4 氣象的科學實驗
    • 霧的實驗
    • 雲的實驗
    • 大氣壓力實驗
    • 海陸風實驗
    • 氣象科學小玩意
  • 何處可以學習大氣科學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