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Multi-Domain Deterrence:Army Field Air Defens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80122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7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991 年「波灣戰爭」(Gulf War)的結果已證實失去防空戰力的伊拉克,徒有百萬大軍,只能處於被動挨打,且終遭致失敗的命運。因此,就陸軍而言,更可能是處於無空優狀況下之窘境,故野戰防空如何以「創新」想法及「不對稱」
(Asymmetric)作法應對不同的空中威脅,除與有生戰力能否確保息息相關,更是未來防衛作戰能否成功之關鍵。
以史為鑑,防空作戰不僅為臺澎防衛作戰之緒戰,更將對全般戰局產生重大影響。尤其當前共軍各式航空器、飛彈發展之迅速,國軍實處於隨時可能遭敵方空中奇襲之威脅。本文依據美國《2020 中共軍力報告書》評估共軍於第一島鏈內已具「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 & Area Denial, A2/AD)以及對臺灣應急(Contingency)作戰能力。另依美 國智庫「2049 計畫研究所」易思安(Ian Easton)所著《中共攻臺大解密》顯示,共軍已可於不同作戰階段,對國軍施 以單一或多種型式的「不對稱」作戰。因此,本研究期透過歷史及文獻回顧方式,客觀理解交戰雙方甚至多方如何以某種形式的「不對稱」方式進行外,另以專家訪談方式綜整各 種意見與觀點,確立各種「敵優我劣」與「敵劣我優」等狀況下,輔以運用 SWOT 決策分析,探究國軍如何於聯合防空架構下,省思未來陸軍野戰防空之發展與運用,並據以提出具體可行性之建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