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風雲際會:白話諾貝爾百年生物醫學獎(1901~2024)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92592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7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以白話文說明自1901年至2024年,總共124年的諾貝爾物生物醫學獎的得獎主題、得獎者、得獎原因、相關的研究內容及對人類的貢獻。
  • 序言
  • 編輯方針
  • 1901 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療法
  • 1902 研究瘧疾的侵入機制與治療方法,以及在西非發現瘧蚊
  • 1903 以光線放射治療尋常性狼瘡,開啟新的醫學方法
  • 1904 狗的消化系統研究,首先對古典制約做出描述
  • 1905 對結核病的相關研究和發現
  • 1906 在神經系統結構研究上的貢獻/對大腦的開創性微觀結構研究
  • 1907 對原生動物的研究與發現
  • 1908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
  • 1909 對甲狀腺的生理學、病理學以及外科學上的研究
  • 1910 細胞化學的研究(蛋白質/核酸)
  • 1911 對眼睛的光學研究
  • 1912 對血管的研究及器官的移植
  • 1913 對於過敏反應的研究
  • 1914 內耳前庭的生理學與病理學研究
  • 1919 免疫性方面的發現
  • 1920 發現了骨骼肌內的微血管調控機制
  • 1922 在肌肉產生熱量上的發現/發現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謝之間的固定關係
  • 1923 研發及製成胰島素
  • 1924 發明心電圖技術
  • 1926 發現螺旋體癌會在老鼠體內造成癌症
  • 1927 利用瘧原蟲接種以治療麻痹性痴呆
  • 1928 確認出虱子為斑疹傷寒的傳染者
  • 1929 發現抗神經炎的維生素/發現刺激生長的維生素
  • 1930 發現人類的ABO血型系統
  • 1931 發現呼吸酵素(酶)的性質及作用方式
  • 1932 關於神經功能方面機制的發現
  • 1933 發現遺傳中染色體所起的作用
  • 1934 發現了治療貧血的肝臟療法
  • 1935 發現胚胎發育的組織者效應
  • 1936 發現神經衝動的化學傳遞
  • 1937 發現有關生物的燃燒過程及關於維生素C和延胡索酸的催化作用
  • 1938 發現了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調節呼吸的作用
  • 1939 發現了能有效對抗細菌感染的藥物百浪多息
  • 1943 發現維他命K/發現維他命K 的化學性質
  • 1944 發現單神經纖維的高度分化功能
  • 1945 發現青黴素及對各種傳染病的療效
  • 1946 發現X射線誘導基因突變
  • 1947 發現肝糖的催化轉化原因/發現腦垂腺前葉激素在糖代謝中的作用
  • 1948 發現了DDT的殺蟲功效
  • 1949 發現間腦對內臟的調節功能/發現切除前腦葉白質對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
  • 1950 發現發現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結構和生理效應
  • 1951 研發黃熱病疫苗
  • 1952 發現第一個有效對抗結核病的抗生素-鏈黴素
  • 1953 發現檸檬酸循環/發現輔酶A及做為中間體在代謝中的重要作用
  • 1954 分離與培養脊髓灰質炎病毒上的重大成就
  • 1955 發現氧化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 1956 發明心臟導管術以及循環系統的病理學研究
  • 1957 在肌肉鬆弛方面的進展和首次合成抗組織胺
  • 1958 發現基因受到特定化學過程的調控/發現細菌遺傳物質及基因重組現象
  • 1959 發現去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機制
  • 1960 發現獲得性免疫
  • 1961 發現耳蝸內刺激的物理機制
  • 1962 發現核酸的分子結構及對生物中資訊傳遞的重要性
  • 1963 發現在神經細胞膜外圍和中心部位與神經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制
  • 1964 發現膽固醇和脂肪酸代謝的機制和調節的機制
  • 1965 酶和病毒合成的遺傳調節/發現某些病毒在感染細菌時的基因調控機制
  • 1966 發現誘導腫瘤的病毒/發現攝護腺癌的激素療法
  • 1967 發現眼睛的初級生理及化學視覺過程/視覺的神經生理學機制的研究
  • 1968 破解遺傳密碼並且闡釋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 1969 發現病毒的複製機制和遺傳結構
  • 1970 發現神經末梢中的體液性傳遞物質及貯存、釋放和抑制的機制
  • 1971 發現激素的作用機制
  • 1972 免疫系統的研究/發現抗體的化學結構
  • 1973 發現個體與社會性行為模式的組織和啟發
  • 1974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組織的發現
  • 1975 發現細胞的結構、功能及組織的機制
  • 1976 發現傳染病產生和傳播的研究成果
  • 1977 發現大腦分泌的肽類激素
  • 1978 限制酶的發現因而導致DNA重組技術的發展
  • 1979 開發電腦斷層掃描技術
  • 1980 發現調節免疫反應的細胞表面受體的遺傳結構
  • 1981 發現大腦半球的功能性分工/發現視覺系統的資訊加工
  • 1982 發現前列腺素及相關生物活性物質的應用
  • 1983 發現可以移動的遺傳元素
  • 1984 關於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控制特異性的理論/發現單株抗體的生產方式
  • 1985 膽固醇代謝的調控方面的發現
  • 1986 發現生長因子
  • 1987 發現抗體多樣性的遺傳學原理
  • 1988 發現藥物治療的重要原理
  • 1989 發現反轉錄病毒致癌基因的細胞來源
  • 1990 發明應用於人類疾病治療的器官和細胞移植術
  • 1991 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通道的功能
  • 1992 發現可逆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是一種生物調節機制
  • 1993 發現斷裂基因
  • 1994 發現G蛋白及在細胞中的訊息傳遞作用
  • 1995 發現早期胚胎發育中的遺傳調控機制
  • 1996 發現免疫系統如何識別病毒感染細胞
  • 1997 發現朊病毒是僅僅由蛋白質所組成的具有感染能力及可以繁殖的病原體
  • 1998 發現在心血管系統中起信號分子作用的一氧化氮
  • 1999 發現蛋白質具有內在訊號以控制在細胞內的傳遞和定位
  • 2000 發現神經系統中的訊號傳導機制
  • 2001 發現細胞週期的關鍵調節因子
  • 2002 發現器官發育和細胞計畫性死亡的遺傳調控機制
  • 2003 發明核磁共振成像
  • 2004 發現嗅覺受體和嗅覺系統的組織架構
  • 2005 發現幽門螺桿菌以及在胃炎和胃潰瘍中所起的作用
  • 2006 發現RNA干擾-致使雙鏈RNA引發基因沉默
  • 2007 利用胚胎幹細胞引入特異性基因剔除
  • 2008 發現了導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發現愛滋病病毒
  • 2009 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
  • 2010 在人類體外授精的研究
  • 2011 現如何活化先天性免疫/發現樹突細胞和在後天免疫中的作用
  • 2012 體細胞核移植/得到誘導性多能性幹細胞
  • 2013 發現囊泡的運輸過程及調節機制
  • 2014 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
  • 2015 發現治療線蟲寄生蟲的新療法
  • 2016 發現細胞自噬機制的原理
  • 2017 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機制
  • 2018 發現利用抑制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方法
  • 2019 發現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
  • 2020 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1 發現溫度和觸覺的受體
  • 2022 對已經滅絕古人類的基因組及人類進化方面的發現
  • 2023 開發核苷mRNA技術以抑制mRNA的新冠病毒疫苗
  • 2024 發現第一個已知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
  • 參考文獻
  • 附錄:1901年至2024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獎列表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